欢迎来到http://www.gong66.com !
当前位置:六六工程资料网建筑工程考试频道咨询工程师考试考前冲刺练习(2016)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试题 答案与解析

(2016)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试题 答案与解析

10-22 18:15:47  浏览次数:978次  栏目:考前冲刺练习
标签:真题,试题下载, (2016)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试题 答案与解析,http://www.gong66.com
     
第71题 
试题答案:abcd 
试题解析: 
e应为重点突破,全面推进,而不能没有重点,各方面都顾全。  
     
考点: 
第九章  地区发展与资源和环境规划       ☆☆考点7:中国21世纪初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 
    1.持续发展、重视协调的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推进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重视解决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坚持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的持续协调发展。 
    2.科教兴国、不断创新原则。充分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和教育的先导性、全局性和基础性作用,加快科技创新步伐,大力发展各类教育,促进可持续发展战略与科教兴国战略的紧密结合。 
    3.政府调控、市场调节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4方面的积极性,政府要加大投入,强化监管,发挥主导作用,提供良好的政策和公共服务,充分运用市场机制,调动企业、社会组织和公众参与可持续发展。 
    4.积极参与、广泛合作的原则。加强对外开放与国际合作,参与经济全球化,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和两种资源,在更大空间范围内推进可持续发展。 
    5.重点突破、全面推进的原则。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选择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进行突破,在此基础上,全面推进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第72题 
试题答案:abcd 
考点: 
第九章  地区发展与资源和环境规划   ☆☆☆☆考点15:进一步发展东部地区; 
    1.有条件的地方争取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东部地区要在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中继续走在前列,有条件的地方争取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 
    2.促进经济特区和浦东新区增创新优势。主要措施: 
    (1)从适应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要求出发,在企业制度、市场体系、外贸体制、管理体制等方面进一步与国际接轨; 
    (2)提高高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逐步形成具有特区特色的产业结构; 
    (3)通过充分利用国内市场,进一步拓展发展空间,通过增强辐射带动作用和优势互补,壮大经济腹地的实力,实现共同发展。 
    3.进一步发挥环渤海、长江三角洲、闽东南地区、珠江三角洲等经济区域在全国经济增长中的带动作用。 
    4.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目的是借鉴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开发的成功经验,在这一生态完整、资源丰富、基础条件较好、行政独立的典型区域,集中力量、重点突破,取得经验、快出效益,进而逐步辐射带动黄河三角洲地区的建设和发展。  
     
第73题 
试题答案:ab 
考点: 
第十章  社会事业发展规划     ☆☆☆考点16: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1.“加强管理,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大局服务、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服务,以及“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实现从扩大规模数量为主向提高质量效益为主的转变。遵循社会主义新闻出版产业的运行规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坚持社会效益第一,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舆论环境和思想保障,为提高国民素质和综合国力提供强大的出版支持,为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服务。 
    2.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一方面要形成比较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精神文明建设需要的、符合新闻出版业自身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产品和文化产品不断增长、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另一方面,新闻出版业自身的经济实力、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也必须有较大的提高,进一步扩大新闻出版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直接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第74题 
试题答案:abcd 
试题解析: 
e为积极保护民族文化遗产。  
     
考点: 
第十章  社会事业发展规划     ☆☆☆考点16: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1.“加强管理,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坚持“一手抓繁荣,一手抓管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为全党全国大局服务、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服务,以及“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实现从扩大规模数量为主向提高质量效益为主的转变。遵循社会主义新闻出版产业的运行规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坚持社会效益第一,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舆论环境和思想保障,为提高国民素质和综合国力提供强大的出版支持,为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提供服务。 
    2.与经济和社会的发展相适应。一方面要形成比较完善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精神文明建设需要的、符合新闻出版业自身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满足人民群众对精神产品和文化产品不断增长、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另一方面,新闻出版业自身的经济实力、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能力也必须有较大的提高,进一步扩大新闻出版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例,直接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第十章  社会事业发展规划     ☆☆☆考点17:广播影视事业的发展; 
    1.显著提高广播电视宣传质量的引导水平,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广播电视频道(率)设置更加合理、栏目和节目的特色更加显明、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指导更加有力、群众更加欢迎; 
    2.增加影视文艺作品数量、题材、体裁、形式、风格更加丰富多彩,推出一大批优秀作品; 
    3.基本形成上下联通的全国广播电视网,实现全国村村户户能听到广播看到电视,我国广播电视节目在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收视收听实效有明显改进,影响有明显扩大; 
    4.全面落实依法行政,广播影视的管理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科学化、法制化; 
    5.广播影视科技创新步伐加快,科技规模和水平得到提升。  
     
第十章  社会事业发展规划       ☆☆考点18:文学艺术事业的发展; 
    1.逐步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规律和艺术自身规律的艺术管理体制和艺术生产机制,加强文艺理论研究,努力繁荣文艺创作,努力提高精神产品质量,生产出更多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作品。加大对代表国家水平和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艺术团体的扶持力度。 
    2.针对不同层次需要,鼓励艺术面向市场、面向群众,促进艺术团体成为艺术生产和市场竞争的主体。规范艺术演出、展览活动。鼓励、扶植多种所有制的民间职业文艺团体和业余文艺团体的发展。 
    3.支持艺术表演形式的继承与创新,力争创作出一批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艺术精品。建立艺术家荣誉制度,加强对艺术人才的培养,造就一批优秀的作家、艺术家和艺术管理工作者。 
    4.积极探索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艺术人才制度,推动艺术经纪人制度的建立和艺术工作者自由职业化进程。  
     
第十章  社会事业发展规划     ☆☆☆考点19:加强文化设施建设; 
    1.国家将加大投入,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基本填补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建设的空白。部分地区可以根据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文化需求的具体情况,建设集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设施。 
    2.要继续兴建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要完成国家大剧院的建设和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国家博物馆建设的前期工作。 
    3.各省会城市和部分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应拥有2个以上能代表国家和地区形象的具有时代特色、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标志性文化设施。 
    4.中小城市有选择地兴建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青少年活动场所等设施。  
第75题 
试题答案:bc 
考点: 
第七章  产业发展规划 ☆☆☆☆☆考点5: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1.积极调整种植业作物结构、品种结构和品质结构。包括: 
    (1)加快引进、选育和推广优良品种,提高农产品质量,逐步实现农产品的优质化; 
    (2)在确保粮食总量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增加适销的优质粮食生产,扩大优质大豆生产,积极发展名特优杂粮生产; 
    (3)经济作物要充分发挥地区优势,着力提高品质,逐步形成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的产业带、产业区。 
    2.加快发展畜牧业。包括: 
    (1)稳定发展草食型、节粮型畜牧业,大力发展生猪和禽蛋生产,加快发展肉牛肉羊和肉禽生产,突出发展奶牛和优质细毛羊生产; 
    (2)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增加名优特新畜产品,实现品种结构多样化; 
    (3)发挥区域比较优势,积极发展牧区畜牧业,加快发展农区畜牧业,形成合理的畜牧业生产布局; 
    (4)发展饲料工业和畜产品深加工,加强畜禽疾病防治,确保畜产品卫生安全。 
    3.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是指在市场经济和家庭承包经营条件下,以市场为主导,围绕提高经济效益,将农业生产环节的经营主体与加工、流通环节的企业,在经济上或组织上进行纵向协作或联合,形成农工贸一体化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点是培育主导产业,并在主导产业的关键环节建立龙头企业,以带动贸工农、产供销一体化的发展。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2016)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试题 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