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混凝土用碎(卵)石检验指导书
08-22 14:05:14 浏览次数:659次 栏目:检测试验
标签:检测试验设备,
普通混凝土用碎(卵)石检验指导书,http://www.gong66.com
5.3.5 泥块含量ωwa,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01%):
m1-m2
ωwa = ——— × 100(%)
m1
式中: m1——5mm筛筛余量(g)
m2——试验后烘干试样的量(g);
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0.2%,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5.3.6 泥块含量试验结果判定
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填入报告表中检测结果栏,对照表3.2.3,判定合格或不合格。
5.3.7 泥块含量试验流程
核实样品→缩分→试样制备→过筛称取试样→泡水、淘洗、烘至恒重→称量→记录→计算→判定
5.4 碎石或卵石中针状和片粒颗粒的总含量试验
5.4.1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碎石或卵石中针状和片状颗粒的总含量
5.4.2 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
(1)针状规准仪和片状规准仪
(2)天平——称量2kg,感量2g;
(3)案秤——称量10kg,感量10g;
(4)试验筛——孔径分别为5.0、10.0、20.0、25.0、31.5、40.0、63.0、80.Omm,根据需要选用。
(5)游标卡尺
5.4.3 试样制备
针片状试验所需的试样最少重量 表5.4.3-1
最大粒径(mm) 10.0 16.0 20.0 25.0 31.5 40.0以上
试样最少重量(kg) 0.3 1 2 3 5 10
针、片状试验的粒级划分及相应的规准仪孔宽或间距 表5.4.3-2
粒级(mm) 5-10 10-16 16-20 20-25 25—31.5 31.5—40
片状规准仪
上相对应的孔宽
(mm) 3 5.2 7.2 9 11.3 14.3
针状规准仪上相
对应的间距
(mm)
18
31.2
43.2
54
67.8
85.8
试验前,将来样在室内风干至表面干燥,并用四分法缩分至表5.4.3-1规定的数量,称重(mo),然后筛分成表5.4.3-2所规定的粒级备用。
5.4.4 针片状含量试验步骤
(1)按表5.4.3-2所规www.gong66.com定的粒级用规准仪逐粒对试样进行鉴定,凡颗粒长度大于针状规准仪上相对应间距者,为针状颗料。厚度小于片状规准仪上相应孔宽者,为片状颗粒。
(2)粒径大于40mm的碎石或卵石可用卡尺鉴定其针片状颗粒,卡尺卡口的设定宽度应符合表5.4.4的规定。
大于40mm粒级颗粒卡尺卡口的设定宽度 表5.4.4
粒级(mm) 40—63 63—80
鉴定片状颗粒的卡口宽度
(mm) 20.6 28.6
鉴定针状颗粒的卡口宽度
(mm) 123.6 171 6
(3)称量由各粒级挑出的针状和片状颗粒的总重量(m1)。
5.4.5 碎石或卵石中针、片状颗粒含量ωP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
ml
ωP =-—— ×100(%) (5.4.5)
mo
式中: ml——试样中所含针、片状颗粒的总重量(g);
mo——试样总重量(g);
5.4.6 针、片状颗粒总含量试验结果判定
将试验计算所得的针、片状颗粒含量ωP填入报告表中检测结果栏,对照表3.2.4,判定合格或不合格。
5.4.7 针、片状颗粒总含量试验程序
核实样品→室内风干、缩分→试样制备→称量→用规准仪或卡尺鉴定针、片状颗粒→称量→记录→计算→判定
5.5 碎石或卵石的压碎指标值试验
5.5.1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碎石或卵石抵抗压碎的能力,以间接地推测其相应的强度。
5.5.2 压碎指标值试验所用仪器设备:
(1)压力试验机
(2)压碎指标值测定仪。
5.5.3 试样制备
标准试样一律采用10~20mm的颗粒,并在气干状态下进行试验。
注:对多种岩石组成的卵石,如其粒径大于20mm颗粒的岩石矿物成分与10~20mm颗粒有显著差异时,对大于20mm颗粒应经人工破碎后筛取10~20mm标准粒级另外进行压碎指标值试验。
试验前,先将试样筛去10mm以下及20mm以上的颗粒,再用针状和片状规准仪剔除其针状和片状颗粒,然后称取每份3kg的试样3份备用。
5.5.4 压碎指标值试验步骤
(1)置圆筒于底盘上,取试样一份,分二层装入筒内,每装完一层试样后,在底盘下面垫放一直径为10mm的圆钢筋,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下。第二层颠实后,试样表面距盘底的高度应控制为100mm左右:
(2)整平筒内试样表面,把压头装好(注意应使加压头保持平整),放到试验机上在160-300s内均匀地加荷到200KN,稳定5s。然后卸荷,取出测定筒。倒出筒中的试样并称其重量(m)用孔径为2.5mm的筛筛除被压碎的细粒,称量剩留在筛上的试样重量(m1)。
5.5.5 碎石或卵石的压碎指标值δa,应按下列计算(至0.1%):
m0-m1
δa= ×100(%) (5.5.5-1)
m0
式中:m0——试样的重量(g);
m1——压碎试验后筛余的试样重量(g):
对多种岩石组成的卵石,如对20mm以下和20mm以上的标准粒级(10-20mm)分别进行检验,则其总的压碎指标值δa应按下式计算:
式中:a1、a2——试样中20mm以下和20mm以上两粒级的颗粒含量百分率:
δa1、δ a2——两粒级以标准粒级试验的分计压碎指标值(%)。以三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压碎指标准测定值。
5.5.6 压碎指标值试验结果判定
以三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压碎指标测定值,填入报告表中检测结果栏,对照表3.2.5—1.2,判定合格或不合格。
5.5.7 压碎指标值试验程序
核实样品→试样制备(筛去<10mm及>20mm的颗粒,剔去针片状颗粒) →称取三份试样→装筒试压→称量(mo)筛除细粒再称量(m1)记录→计算→判定
,普通混凝土用碎(卵)石检验指导书
5.3.5 泥块含量ωwa,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01%):
m1-m2
ωwa = ——— × 100(%)
m1
式中: m1——5mm筛筛余量(g)
m2——试验后烘干试样的量(g);
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结果的差值超过0.2%,应重新取样进行试验。
5.3.6 泥块含量试验结果判定
以两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填入报告表中检测结果栏,对照表3.2.3,判定合格或不合格。
5.3.7 泥块含量试验流程
核实样品→缩分→试样制备→过筛称取试样→泡水、淘洗、烘至恒重→称量→记录→计算→判定
5.4 碎石或卵石中针状和片粒颗粒的总含量试验
5.4.1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碎石或卵石中针状和片状颗粒的总含量
5.4.2 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应采用下列仪器设备
(1)针状规准仪和片状规准仪
(2)天平——称量2kg,感量2g;
(3)案秤——称量10kg,感量10g;
(4)试验筛——孔径分别为5.0、10.0、20.0、25.0、31.5、40.0、63.0、80.Omm,根据需要选用。
(5)游标卡尺
5.4.3 试样制备
针片状试验所需的试样最少重量 表5.4.3-1
最大粒径(mm) 10.0 16.0 20.0 25.0 31.5 40.0以上
试样最少重量(kg) 0.3 1 2 3 5 10
针、片状试验的粒级划分及相应的规准仪孔宽或间距 表5.4.3-2
粒级(mm) 5-10 10-16 16-20 20-25 25—31.5 31.5—40
片状规准仪
上相对应的孔宽
(mm) 3 5.2 7.2 9 11.3 14.3
针状规准仪上相
对应的间距
(mm)
18
31.2
43.2
54
67.8
85.8
试验前,将来样在室内风干至表面干燥,并用四分法缩分至表5.4.3-1规定的数量,称重(mo),然后筛分成表5.4.3-2所规定的粒级备用。
5.4.4 针片状含量试验步骤
(1)按表5.4.3-2所规www.gong66.com定的粒级用规准仪逐粒对试样进行鉴定,凡颗粒长度大于针状规准仪上相对应间距者,为针状颗料。厚度小于片状规准仪上相应孔宽者,为片状颗粒。
(2)粒径大于40mm的碎石或卵石可用卡尺鉴定其针片状颗粒,卡尺卡口的设定宽度应符合表5.4.4的规定。
大于40mm粒级颗粒卡尺卡口的设定宽度 表5.4.4
粒级(mm) 40—63 63—80
鉴定片状颗粒的卡口宽度
(mm) 20.6 28.6
鉴定针状颗粒的卡口宽度
(mm) 123.6 171 6
(3)称量由各粒级挑出的针状和片状颗粒的总重量(m1)。
5.4.5 碎石或卵石中针、片状颗粒含量ωP应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
ml
ωP =-—— ×100(%) (5.4.5)
mo
式中: ml——试样中所含针、片状颗粒的总重量(g);
mo——试样总重量(g);
5.4.6 针、片状颗粒总含量试验结果判定
将试验计算所得的针、片状颗粒含量ωP填入报告表中检测结果栏,对照表3.2.4,判定合格或不合格。
5.4.7 针、片状颗粒总含量试验程序
核实样品→室内风干、缩分→试样制备→称量→用规准仪或卡尺鉴定针、片状颗粒→称量→记录→计算→判定
5.5 碎石或卵石的压碎指标值试验
5.5.1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碎石或卵石抵抗压碎的能力,以间接地推测其相应的强度。
5.5.2 压碎指标值试验所用仪器设备:
(1)压力试验机
(2)压碎指标值测定仪。
5.5.3 试样制备
标准试样一律采用10~20mm的颗粒,并在气干状态下进行试验。
注:对多种岩石组成的卵石,如其粒径大于20mm颗粒的岩石矿物成分与10~20mm颗粒有显著差异时,对大于20mm颗粒应经人工破碎后筛取10~20mm标准粒级另外进行压碎指标值试验。
试验前,先将试样筛去10mm以下及20mm以上的颗粒,再用针状和片状规准仪剔除其针状和片状颗粒,然后称取每份3kg的试样3份备用。
5.5.4 压碎指标值试验步骤
(1)置圆筒于底盘上,取试样一份,分二层装入筒内,每装完一层试样后,在底盘下面垫放一直径为10mm的圆钢筋,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下。第二层颠实后,试样表面距盘底的高度应控制为100mm左右:
(2)整平筒内试样表面,把压头装好(注意应使加压头保持平整),放到试验机上在160-300s内均匀地加荷到200KN,稳定5s。然后卸荷,取出测定筒。倒出筒中的试样并称其重量(m)用孔径为2.5mm的筛筛除被压碎的细粒,称量剩留在筛上的试样重量(m1)。
5.5.5 碎石或卵石的压碎指标值δa,应按下列计算(至0.1%):
m0-m1
δa= ×100(%) (5.5.5-1)
m0
式中:m0——试样的重量(g);
m1——压碎试验后筛余的试样重量(g):
对多种岩石组成的卵石,如对20mm以下和20mm以上的标准粒级(10-20mm)分别进行检验,则其总的压碎指标值δa应按下式计算:
a1δa1+a2 δ a2
δa= ×100(%) (5.5.5-2)
式中:a1、a2——试样中20mm以下和20mm以上两粒级的颗粒含量百分率:
δa1、δ a2——两粒级以标准粒级试验的分计压碎指标值(%)。以三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压碎指标准测定值。
5.5.6 压碎指标值试验结果判定
以三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压碎指标测定值,填入报告表中检测结果栏,对照表3.2.5—1.2,判定合格或不合格。
5.5.7 压碎指标值试验程序
核实样品→试样制备(筛去<10mm及>20mm的颗粒,剔去针片状颗粒) →称取三份试样→装筒试压→称量(mo)筛除细粒再称量(m1)记录→计算→判定
,普通混凝土用碎(卵)石检验指导书
上一篇:光栅编辑矢量化软件价格表
下一篇:建筑用砂检验指导书
++《普通混凝土用碎(卵)石检验指导书》相关文章
- › 普通混凝土用碎(卵)石检验指导书
- 在百度中搜索相关文章:普通混凝土用碎(卵)石检验指导书
- tag: 暂无联系方式, 检测试验,检测试验设备,工程资料 - 检测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