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http://www.gong66.com !
当前位置:六六工程资料网建筑课堂工程资料检测试验建筑防水(沥青)嵌逢密封材料作业指导书

建筑防水(沥青)嵌逢密封材料作业指导书

08-22 14:06:20  浏览次数:110次  栏目:检测试验
标签:检测试验设备, 建筑防水(沥青)嵌逢密封材料作业指导书,http://www.gong66.com

引用规范:
目的:通过规定的试验基材的组成和制备方法获得对密封材料标准测试的再现性。
1.试验基材的规定
1.1 水泥砂浆基材
1.1.1水泥砂浆基材的制备直接受基材几何形状的影响,规定基材尺寸:75mm×25mm×12mm
1.1.2原材料:    水泥(P.o42.5质量符合GB175的规定)  
       砂子(质量符合GB/T17671—99中5.1的规定) 
       蒸馏水
1.1.3基材的制备:
1.1.3.1一般规定
水泥砂浆基材表面应具有足够的内聚强度,以承受密封材料试验过程中产生的应力。
与密封材料粘结的表面应无浮浆、无松动砂粒和脱模剂。用方法M1可制成表面光滑的基材,用方法M2可制成表面粗糙的基材。
1.1.3.2砂浆的混合
砂浆的配合比(质量比)为水泥:砂:水=1:2:0.4,用规定的搅拌机,按标准方法混合砂浆。
1.1.3.3制备方法M1
将砂浆在2min内分两层填入模具,每层以约3kHz的频率振实,然后用刮刀修平表面。
在(20±1)℃和(90±5)%相对湿度的环境中养护基材。
24h后拆模,将基材在(20±1)℃的水中放置28d,然后湿磨砂浆基材的表面,或用金刚石锔片注水锔切。取出干燥至恒重后备用。
    用此方法制备的水泥砂浆基材的表面应光滑平整,允许有少量小孔。
1.1.3.4制备方法M2
将砂浆一次填满模具,并使砂浆少许富余,按规定用跳桌振动砂浆(30次),在(20±1)℃和(90±5)%相对湿度下放置。装模(2-3)h后修饰砂浆,除去浮沫并用刮刀修平,在(20±1)℃和(90±5)%相对湿度下养护。
成型约20h后,用金属丝刷沿长度方向反复用力刷基材表面,直至砂粒暴露,然后拆模并将基材放入(20±1)℃水中养护28d,取出干燥至恒重后备用。
用此方法制备的水泥砂浆基材的表面应是粗糙的,不允许有任何孔洞。
1.2玻璃基材
从公称厚度(6.0±0.1)mm、折射率0.85的清洁浮法玻璃板上制取基材,玻璃板的质量应符合GB11614的规定。如果在试验标准中光的照射不作为影响因素的话,则其公称厚度可较大,如8mm。
对于高模量密封材料,应提供足够增强的平板玻璃基材。
1.3阳级氧化铝基材
1.3.1基材尺寸:75mm×12mm×5mm。
1.3.2板材:化学成分应符合GB/T 3190-1996表1中6060#或6063#的规定。供应状态为T5或T6。
1.3.3阳级氧化处理:按GB/T 8013-1987进行阳级氧化处理,并符合以下要求:
a) 无色阳极氧化铝;
b) 阳极氧化膜厚度为AA15或AA20级;
c) 按GB/T 8753的规定,氧化膜吸附能力的损失为:染色强度不大于2;
d) 氧化膜封闭质量按GB/T 8013-1987中7.2.1检查。
2.密度的测定
适用于测定非定形密封材料的密度。
2.1原理
在已知容积的金属环内填充等体积的试样,测量试样的质量。以试样的质量和体积计算试样的密度。
2.2一般规定
2.2.1标准试验条件
试验室标准试验条件为:温度(23±2)℃、相对湿度(50±5)%。
2.2.2状态调整
试验前,待测样品及所用器具应在标准条件下放置至少24h。
2.3试验器具
2.3.1金属环:用黄铜或不锈钢制成。高12mm,内径65mm,厚2mm。环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要平整光滑,与上板和下板密封良好。
2.3.2上板和下板:用玻璃板,表面平整,与金属环密封良好。上板有V形缺口,上板厚度为2mm,下板为3mm,尺寸均为85mm×85mm。
2.3.3滴定管:容量50mL。
2.3.4天平:感量0.1g。
2.4试验步骤
2.4.1金属环容积的标定
将环置于下板中部,与下板密切接合,为防止滴定时漏水,可用密封材料等密封下板与环的接缝处,用滴定管往金属环中滴注约23℃的水,即将满盈时盖上上板,继续滴注水,直至环内气泡消除。从滴定管的读数差求取金属环的容积V(mL)。
2.4.2质量的测定
把金属环置于下板中部,测定其质量m0。在环内填充试样,将试样在环和下板上填嵌密实,不得有空隙,一直填充到金属环的上部,然后用刮刀沿环上部刮平,测定质量m1。
2.4.3试样体积的校正
对试样表面出现凹陷的试样应采取以下步骤进行体积校正:
将上板小心盖在填有试样的环上,上板的缺口对准试样凹陷处,用滴定管往试样表面的凹陷处滴注水,直至环内气泡全部消除,从滴定管的读数差求取试样表面凹陷处的容积Vc(mL)。
2.5试验结果计算
密度按下式计算,取三个试件的平均值:
ρ=  m1-m0
     V-Vc
式中:
ρ——密度,单位为克每立方厘米(g/cm3);
V——金属环的容积,单位为立方厘米或毫升(cm3或mL);
m0——下板和金属环的质量,单位为克(g);
m1——下板、金属环及试样的质量,单位为克(g);
Vc——试样凹陷处的容积,单位为立方厘米或毫升(g/cm3或mL)。
3.表干时间的测定
适用于测定用挤枪或刮刀施工的嵌缝密封材料的表面干燥性能。
3.1原理
在规定条件下将密封材料试样填充到规定形状的模框中,用在试样表面放置薄膜或接触的方法测量其干燥程度。报告薄膜或手指上无粘附试样所需的时间。
3.2标准试验条件
试验室标准试验条件为:温度(23±2)℃、相对湿度(50±5)%。
3.3试验器具
3.3.1黄铜板:尺寸19mm×38mm,厚度约6.4mm。
3.3.2模框:矩形,用钢或铜制成,内部尺寸25mm×95mm,外形尺寸50mm×120mm,厚度3mm。
3.3.3玻璃板:尺寸80mm×130mm,厚度5mm。
3.3.4聚乙烯薄膜:2张,尺寸25mm×130mm,厚度约0.1mm。
3.3.5刮刀。
3.3.6无水乙醇。
3.4试件制备
用丙酮等溶剂清洗模框和玻璃板。将模框居中放置在玻璃板上,用在(23±2)℃下至少放置过24h的试样小心添满模框,勿混入空气。多组分试样在填充前应按生产厂的要求将各组分混合均匀。用刮刀刮平试样,使之厚度均匀。同时制备两个试件。
3.5试验步骤
3.5.1A法
将制备好的试件在标准条件下静置一定的时间,然后在试样表面纵向1/2处放置聚乙烯薄膜,薄膜上中心位置加放黄铜板。30s后移去黄铜板,将薄膜以90°角

www.gong66.com从试样表面在15s内匀速揭下。相隔适当时间在另外部位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无试样粘附在聚乙烯条上为止。记录试件成型后至试样不再粘附在聚乙烯条上所经历的时间。
3.5.2B法
将制备好的试件在标准条件下静置一定的时间,然后用无水乙醇擦净手指端部,轻轻接触试件上三个不同部位的试样。相隔适当时间重复上述操作,直至无试样粘附在手指上为止。记录试件成型后至试样不粘附在手指上所经历的时间。
4.流动性的测定
适用于测定非下垂型密封材料的下垂度和自流平型密封材料的流平性。
4.1原理
在规定条件下,将非下垂型密封材料填充到规定尺寸的模具中,在不同温度下以垂直或水平位置保持规定时间,报告试样流出模具端部的长度。
在规定条件下,将自流平型密封材料注入规定尺寸的模具中,以水平位置保持规定时间,报告试样表面流平情况。
4.2试验器具
4.2.1下垂度模具:无气孔且光滑的槽形模具,宜用阳极氧化或非阳极氧化铝合金制成。长度(150±0.2)mm,两端开口,其中一端底面延伸(50±0.5)mm,槽的横截面内部尺寸为:宽(20±0.2)mm,深(10±0.2)mm。其他尺寸的模具也可使用,例如宽(10±0.2)mm,伸(10±0.2)mm。
4.2.2流平性模具:两端封闭的槽形模具,用1mm厚耐蚀金属制成。槽的内部尺寸为150mm×20mm×15mm。
4.2.3鼓风干燥箱:温度能控制在(50±2)℃、(70±2)℃。
4.2.4低温恒温箱:温度能控制在(5±2)℃。
4.2.5钢板尺:刻度单位为0.5mm。
4.2.6聚乙烯条:厚度不大于0.5mm,宽度能遮盖下垂度模具槽内侧底面的边缘。在试验条件下,长度变化不大于1mm。
5.试验方法
5.1下垂度的测定
5.1.1试件制备
按规定试验步骤确定所用模具的数量。
将下垂度模具用丙酮等溶剂清洗干净并干燥之。把聚乙烯条衬在模具底部,使其盖住模具上部边缘,并固定在外侧,然后把已在(23±2)℃下放置24h的密封材料用刮刀填入模具内,制备试件时应注意:
a) 避免形成气泡;
b) 在模具内表面上将密封材料压实;
c) 修整密封材料的表面,使其与模具的表面和末端齐平;
d) 放松模具背面的聚乙烯条。
5.1.2试验步骤
对每一试验温度70℃和/或50℃和/或5℃及试验步骤A或试验步骤B,各测试一个试件。根据各方协商,试件可按试验步骤A或试验步骤B测试。
5.1.2.1试验步骤A
将制备好的试件立即垂直放置在已调节至(70±2)℃和/或(50±2)℃的干燥箱和/或(5±2)℃的低温箱内,模具的延伸端向下,放置24h。然后从干燥箱或低温箱中取出试件。用钢板尺在垂直方向上测量每一试件中试样从底面往延伸端向下移动的距离(mm)。

[1] [2]  下一页

,建筑防水(沥青)嵌逢密封材料作业指导书

++《建筑防水(沥青)嵌逢密封材料作业指导书》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