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http://www.gong66.com !
当前位置:六六工程资料网建筑工程考试频道咨询工程师考试考前冲刺练习(2016)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试题 答案与解析

(2016)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试题 答案与解析

10-22 18:15:47  浏览次数:978次  栏目:考前冲刺练习
标签:真题,试题下载, (2016)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试题 答案与解析,http://www.gong66.com
    3.国内生产总值(gdp)平减指数(或称缩减指数)。这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dp与按某一基期固定价格计算的gdp的相对数。这个指数的特点是能够综合反映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因此,具有综合特性。  

第13题 
试题答案:a 
试题解析: 
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dp与按某一基期固定价格计算的gdp的相对数。  
  
考点: 
第六章  其他管理政策   ☆☆☆☆考点2:价格总水平的度量; 
    1.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这是反映一定时期内城乡居民所购买的生活消费品和服务项目价格变动趋势与程度的相对数,是对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和农村居民消费价格指数进行综合汇总计算的结果。其按年度计算的变动率通常被用来作为反映通货膨胀(紧缩)程度的指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权数是全社会居民消费支出的结构,即根据各大类商品支出、服务项目支出占消费支出的比重,以及各项具体支出占各大类商品或服务项目总支出的比重来确定。 
    2.商品零售价格指数。这是反映城乡商品零售价格变动趋势和程度的相对数,是城市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和农村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综合。计算商品零售价格指数,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和消费品的供求情况。现行商品零售价格指数的大类商品权数是根据商品流转统计中商品销售额构成资料计算的,具体商品的权数则根据典型调查资料推算。 
    3.国内生产总值(gdp)平减指数(或称缩减指数)。这是按当年价格计算的gdp与按某一基期固定价格计算的gdp的相对数。这个指数的特点是能够综合反映生产、流通、消费各环节价格总水平的变动,因此,具有综合特性。  
     
第14题 
试题答案:a 
第15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abc三条均是我国工业发展面临的形势。  
     
第16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d属于交通运输设施的建设目标。  
     
考点: 
第八章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及城镇化战略 ☆☆☆☆☆考点5:交通设施建设总体规划; 
    1.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方针。发展综合交通体系要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扩大网络,优化结构,完善系统,推进改革,建立健全畅通、安全、便捷的现代综合运输体系。统筹规划、合理安排是指各种运输方式在布局上要进行统一规划,分清主次。扩大运输网络、增强设施能力是交通运输发展的一项主要任务,要注意新建与改造相结合。 
    2.交通运输设施建设目标: 
    (1)长期战略目标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以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建立客运快速化、货运物流化的智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 
    (2)近期目标是初步形成大城市间的快速客运系统、多种运输方式协调配套的集装箱运输系统、大宗散货运输系统和特种物资运输系统,以信息化、网络化为基础,加快智能型交通的发展,在市场机制较完善、交通基础设施较发达的地区,推进现代物流系统的形成。  
第17题 
试题答案:d 
试题解析: 
东部地区的城市发展规划为适应控制中小城市的数量增加,重点提高现有城市规模。  
     
考点: 
第八章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及城镇化战略     ☆☆☆考点23:积极发展中小城市; 
    1.挖掘潜力,有选择地将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中小城市按大中城市进行规划发展,把功能单一、具备条件的中小城市发展成为综合性城市。 
    2.夯实基础,充实中小城市的道路、供水、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社会服务及居住服务功能。 
    3.提高质量,以先进的规划设计思想为指导,提高城市规划、设计和建设质量,加强城市综合治理,提高城市管理水平。 
    4.扩大规模,中小城市要进一步吸纳人口、扩大规模,增强发展壮大的基础,增强对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 
    5.适当增加城市数量。东部地区要适当控制中小城市的数量增加,重点提高现有城市的质量,壮大规模,增强辐射力;中西部地区要在壮大现有城市规模和提高质量的基础上,适当增加城市数量。  
     
第18题 
试题答案:b 
试题解析: 
a属于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的教育发展规划。c属于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规划。d属于西部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教育发展规划。  
     
考点: 
第十章  社会事业发展规划   ☆☆☆☆考点13:基础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1.努力提高国民教育普及程度 
    (1)在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延长普及教育年限,有步骤地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2)中等发达程度的地区要通过多种形式加快高中阶段教育发展步伐,积极探索和推广普通高中课程与职业技能教育相结合的综合性教育形式; 
    (3)西部地区要在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的基础上,加速中等层次实用人才的培养,力争实现全国城镇初中毕业生基本升入高中阶段就学的发展目标。 
    2.重点推进西部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义务教育 
    努力延长这些地区的义务教育年限,扩大九年义务教育的人口覆盖范围。义务教育必须坚持以政府办学为主。 
    3.实施贫困地区义务教育二期工程 
    建设和改造西部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国定和省定的贫困县农村小学和初中的教学用房,添置补充教学仪器设备,为上述地区基本实现“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提高办学质量奠定物质基础。中央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同时各级地方政府也应安排配套资金,以保证贫困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目标的实现。  
    
第19题 
试题答案:c 
试题解析: 
d属于卫生事业发展规划内容,西医、中医各有优劣,不能有所偏重,中西医结合,扬长避短,是我国医疗工作发展的方针。  
    
考点: 
第十章  社会事业发展规划   ☆☆☆☆考点21:卫生事业发展规划; 
    1.实施区域卫生规划 
    (1)医疗机构要通过调整、合作、合并等形式,优化资源的合理配置与利用,并在试点的基础上,实行属地化管理。 
    (2)社区卫生服务组织要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承担基本医疗、预防保健、健康救护、护理院、慢性病防治、健康咨询等,合理分流老年、慢性和康复期病人。通过规范功能、协作合同以及价格杠杆,形成社区卫生服务组织和综合医院、专科医院的双向转诊制度和合理分工、方便、快捷、高效的城市卫生服务体系。 
    (3)要加强城市医疗急救网络建设,提高应急反应能力和医疗救援水平。 
    (4)强化城市医疗机构内涵建设,特别要注重环境和相关服务设施建设,建立适应小康生活水平的现代化医疗服务系统。 
    2.健全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体系 
    (1)任务:以健全农村初级卫生保健服务体系为目标,完善乡镇卫生院房屋、设备和人员的配套建设,加快贫困县医院改造,使中西部地区卫生服务基础设施条件和骨干人才培养有较大改善。 
    (2)具体措施:①继续加强农村卫生服务网建设,强化县级医疗卫生机构对乡镇卫生院的技术指导和人员培训能力;②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在经济发达地区乡镇卫生院以提供公共卫生和社区卫生服务为主,在经济不发达地区,坚持综合服务功能,村卫生室在开展一般常见病诊治、疫情报告等工作的同时,协助乡镇卫生院实施公共卫生、计划免疫、妇幼卫生和健康宣教等工作;③改革投资体制,探索合作经营的新形式,鼓励企业、个人投资办医,鼓励有执业医师资格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和城镇医务人员向农村和基层流动;④加强管理,倡导和完善乡村管理一体化等。 
    3.加强对多发病、地方病、职业病和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近年来,我国防病治病工作面临严峻的形势,病毒性肝炎已成为法定报告传染病的主要病种;碘缺乏病、地氟病、地甲病等地方病未得到彻底控制;由职业危害引起的急、慢性职业病居高不下;鼠疫、霍乱等偶有流行;一些曾经得到较好控制或相对稳定的疾病重新抬头,给防病治病工作带来很多困难和压力。因此,今后要加强对多发病、地方病、职业病和传染病的预防与控制。 
    4.大力发展中医药,促进中西医结合 
    (1)加强中医药工作,逐步增加投入,为中医药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中西医要加强团结、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促进中西医结合。 
    (2)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既要认真继承中医药的特色和优势,又要勇于创新,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促进中医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实现中医药现代化。 
    (3)中医医疗机构要加强特色专科建设,改善技术装备条件,拓宽服务领域,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的需求。 
    (4)加强对重大疾病防治、中药生产关键技术、中医复方以及基础理论的研究,力争有新的突破,整体学术水平有新的提高。 
    (5)积极发展中药产业,推进中药生产现代化。加快制定中药的质量标准,促进中药生产和质量的科学管理。  

第20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第七章  产业发展规划       ☆☆考点3:抓好粮食生产的意义; 
    1.粮食关系国计民生,是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战略性资源。解决十几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始终是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2016)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试题 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