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http://www.gong66.com !
当前位置:六六工程资料网建筑工程考试频道咨询工程师考试考前冲刺练习(2016)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试题 答案与解析

(2016)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试题 答案与解析

10-22 18:15:47  浏览次数:978次  栏目:考前冲刺练习
标签:真题,试题下载, (2016)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试题 答案与解析,http://www.gong66.com
第六章  其他管理政策 ☆☆☆☆☆考点17:利用外资; 
    1.利用外资的定义。我国利用外资分为对外借款、外商直接投资和外商其他投资3类。对外借款包括外国政府贷款、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外国银行商业贷款、出口信贷以及对外发行债券等形式;外商直接投资包括境外企业、经济组织或个人在我国境内开办外商独资企业、中外合资经营企业、合作经营企业的投资;外商其他投资包括国内企业发行的以外币计价的股票(证券投资),国际租赁进口设备的国内企业应付款等。 
    2.外商直接投资。这是利用外资的重要方式,这些投资最终用于购买厂房、设备以及各种生产经营所需要的投入,属股本投资,因此不会发生资本流动的突然性逆转,但外商往往要求取得投资企业或项目的控制权,并可能带来产业、技术和市场控制等问题。跨国公司是外商直接投资的主体。 
    3.对外借款(外债)。按借款对象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向国外政府或国际金融组织(如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的借款。借款的特点:利息低,不但借款利率大大低于商业贷款,甚至有时是无息的;借款期限长,多数在10年以上,甚至可能达到20、30年或更长。这种借款多为支持发展中国家的开发援助贷款,但其贷款条件有一定的限制条件,如外国政府贷款、世界银行的教育、水利建设等贷款就属此类。第二类是商业借款,即从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获得的、以盈利为目的的借款,对外发行债券也是商业借款的一种。国际商业贷款受国际市场利率波动和信用评级的影响,偿债压力大,一般来说,借贷项目要有良好的经济效益和偿债信誉。 
    4.外债警戒线和偿债能力评价标准。按照国际公认的警戒线,一国外债结构是否合理,关键看短期外债余额在全部外债余额中的比重。如果低于20%,则表明外债结构合理,反之则预示着存在外债风险。对于一国的偿债能力,国际上有4个公认的评价标准:全部外债余额相当于gdp的比重不超过20%;外汇储备与短期外债余额相比超过100%;偿债率(中长期外债还本付息金额相当于经常账户外汇收入的比重)不超过25%;债务率(外债余额相当于经常账户外汇收入的比重)不超过200%。 
    5.外债管理。积极适度利用政府间和国际金融组织的贷款,适当限制商业性贷款。同时,关注外债偿还期的时间安排,避免出现偿债高峰。调整外债的投向,特别是对于利息较高的商业性贷款,在使用中一定要力求获得较高的收益,加之其贷款期较短,不应该用在长期的开发项目上。  

第61题 
试题答案:ae 
试题解析: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法规环境逐渐完善的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战略、规划和计划)是实现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和任务的两大主要调控手段。  
  
考点: 
第一章  宏观经济与管理 ☆☆☆☆☆考点2:宏观经济管理目标; 
    宏观经济管理是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从系统、综合和全局的角度对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和发展的总体指导和调控。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的主要目标是: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 
    宏观经济管理的核心是要处理好经济总量平衡与经济发展的关系。一方面,经济总量平衡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只有在经济总量(确保就业、物价、国际收支等)基本平衡的基础上,才能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另一方面,由市场支配的微观经济是异常活跃的,经济发展总会不断突破原有的总量关系,进而在更高层次上实现新的平衡。因此,在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平衡是相对的,不平衡是绝对的。宏观经济管理所追求的经济总量平衡是一种相对的、动态的基本平衡,使国民经济在平衡、不平衡、更高水平上平衡的对立统一中求得快速、持续、健康的发展。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法制逐渐完善的条件下,宏观经济政策与经济社会发展计划(战略与规划)是实现我国宏观经济管理目标和主要任务的两个主要调控手段。  
     
第62题 
试题答案:abcd 
试题解析: 
社会劳动生产率是指全社会从业人员平均每人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它综合反映社会经济活动中活劳动消耗的经济效益。社会生产物质消耗率是指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中物质消耗所占的比重,它综合反映,社会经济活动中物化劳动消耗的经济效益。资金利税率综合反映全部资金占用的经济效益。国内生产总值综合能耗综合反映社会经济活动中能源利用的经济效益、社会投资效益反映全社会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资金利用的经济效益。此外还有流动资金占用率、固定资金产出率和全要素生产率等。  
     
考点: 
第一章  宏观经济与管理   ☆☆☆☆考点13:经济增长的质量; 
    经济增长的质量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要素生产率,以及增长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集中反映宏观经济效益。反映经济增长质量的指标主要有: 
    1.社会劳动生产率,是指全社会从业人员平均每人创造的国内生产总值,综合反映社会经济活动中活劳动消耗的经济效益; 
    2.社会生产物质消耗率(又称总物耗率),是指生产的国内生产总值中物质消耗所占的比重,综合反映社会经济活动中物化劳动消耗的经济效益; 
    3.资金利税率,是指每百元资金占用所提供的利润和税金,综合反映全部资金(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占用的经济效益; 
    4.国内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又称总能耗),是指生产每万元国内生产总值消耗的能源,综合反映社会经济活动中能源利用的经济效益; 
    5.社会投资效益,是指每百元投资额(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投资额)所增加的国内生产总值,反映全社会用于扩大再生产的资金利用的经济效益; 
    6.流动资金占用率,是指生产每百元国内生产总值占用的流动资金,综合反映流动资金占用的经济效益; 
    7.固定资产产出率,是指每百元生产性固定资产所提供的国内生产总值,综合反映固定资金占用的经济效益; 
    8.全要素生产率(又称科技进步贡献率),是指经济增长中减去所有投入要素(劳动力、资本)加权平均后的总和的增长,也就是经济增长除去劳动力、资本等要素投入的贡献后的“余值”部分。  
     
第63题 
试题答案:abce 
试题解析: 
abc三项为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从实现中华民族振兴和中国跨世纪发展的高度,设计的中国分“三步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宏伟蓝图。e选项为江总书记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进一步提出我国本世纪头20年的奋斗目标。  
  
考点: 
第一章  宏观经济与管理       ☆☆考点32: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经济社会发展战略是指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的、总体的、长期的部署和谋划。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和第二步已经基本实现,现在已进入第三步。第三步的部署是:第一个1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的小康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经过10年的努力,到建党100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到本世纪中叶建国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建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64题 
试题答案:abde 
试题解析: 
c应为完善投资宏观调控。另外健全服务体系也是深化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方向。  
     
考点: 
第二章  投资政策 ☆☆☆☆☆考点38:深化改革的方向; 
    1.企业自主投资决策。政府投资从一般竞争性领域中退出,使企业成为最主要的投融资主体,并且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在市场准入上一视同仁,公平竞争。 
    2.银行独立审贷。金融机构要强化风险责任意识,加强对投资主体的外部约束。政策性银行要贯彻国家产业政策,同时也要按资产负债比例进行管理,实现良性循环。 
    3.完善投资宏观调控。投资宏观调控的目标是引导投融资方向,优化投资结构,保持投资适度增长,拓宽融资来源,促进适合我国国情的高效融资方式的形成,创造良好投资环境,提高投资效益,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4.发展资本市场,拓展融资来源渠道。在继续发展和完善以银行融资为主的间接融资体系的同时,要积极培育和发展规范、透明、高效的直接融资体系。 
    5.鼓励社会资本投资基础设施领域。适应经济和技术发展的要求,放松对社会资本的投资限制。 
    6.健全服务体系。主要是加快投资市场中介组织(包括设计、会计、审计、咨询、监理等)的企业化和市场化进程,规范其服务行为。

第65题 
试题答案:abcd 
试题解析: 
e为实施产业政策的经济政策。  
     
考点: 
第三章  产业政策     ☆☆☆考点8:产业结构政策的调整; 
    为了增强政策实施的有效性,产业结构政策需要不断地调整,现阶段主要集中在4方面: 
    1.按照“比较优势”原则,制定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主导产业的产业政策; 
    2.在不具备自然垄断性质的产业领域,制定充分体现公平市场竞争,实现“优胜劣汰”的竞争性产业的产业政策; 
    3.按照“鼓励创新”的原则,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的关键技术领域和一些重要的高新技术领域,制定有利于加大科技投入和技术自主研究开发的技术创新产业政策; 
    4.面对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新形势,针对农业和服务业国际竞争能力较弱的现状,制定出既不违反世界贸易组织法律框架,又能适度保护我国产业安全,又有利于加快我国农业和服务业发展的保护性产业政策。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2016)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试题 答案与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