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http://www.gong66.com !
当前位置:六六工程资料网建筑工程考试频道咨询工程师考试考前冲刺练习(2016)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试题 答案与解析

(2016)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试题 答案与解析

10-22 18:15:47  浏览次数:978次  栏目:考前冲刺练习
标签:真题,试题下载, (2016)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试题 答案与解析,http://www.gong66.com
    5.农村的环境保护 
    (1)加紧制定和完善农业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 
    (2)加强农业环境监测网络建设。 
    (3)加快生态农业的建设,结合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和节水农业,在西部地区建立一批高效、节水的生态农业示范区和示范工程,积极发展有机食品和绿色食品,修改完善有机食品认证管理办法和标准,建立部际协调和合作机制。 
    (4)实施农田和农产品污染防治工程,主要包括农村饮用水和农作物的污染防治,控制农业面源和养殖业的污染,以及开展秸杆禁烧等。  
  
第31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第十章  社会事业发展规划   ☆☆☆☆考点14:专业教育事业发展规划; 
    1.加快职业技术教育发展步伐 
    (1)调整中等职业教育结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通过资源重组发挥规模效益,提高教学质量,建立职业教育、就业培训和技术推广为一体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新体制。要建立新的办学机制,大力促进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2)充分利用现有教育资源和兴建区域性高职学院,鼓励高等本科院校利用社会投资兴办或与企业合作举办职业技术学院,扩大高中后职业教育培养规模。大力推进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高职招生、就业制度、课程设置和培养方式改革。 
    2.积极发展高等教育 
    (1)培养数量要有一个大的增长。 
    (2)培养结构要进一步优化。 
    3.继续实施“211工程” 
    (1)总体目标。加快高等教育重点学科建设进程,力争使一批优势学科率先占领或跟上世界科技前沿的制高点,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的能力和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的能力明显增强。 
    (2)主要任务。重点建设500个左右重点学科,强化其培养高层次人才和解决国家经济建设、科技创新和科技发展重大问题的能力,到2005年,力争100个左右的重点学科达到或接近世界先进水平,初步建成我国高等教育布局比较完善、结构比较合理的重点学科体系;着力改善和提高30所左右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密切相关、重点学科比较集中的大学科研基地条件,使其成为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和高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加快和完善高等教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普及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完善高等教育文献保障体系的功能和服务,初步建立高校大型仪器设备共享体系框架。

第32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第十章  社会事业发展规划     ☆☆☆考点19:加强文化设施建设; 
    1.国家将加大投入,加强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基本填补图书馆、文化馆、文化站建设的空白。部分地区可以根据人口密度、经济发展、文化需求的具体情况,建设集多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设施。 
    2.要继续兴建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要完成国家大剧院的建设和中国数字图书馆工程的基础设施建设,做好国家博物馆建设的前期工作。 
    3.各省会城市和部分经济发达的大城市应拥有2个以上能代表国家和地区形象的具有时代特色、民族特色、地方特色的标志性文化设施。 
    4.中小城市有选择地兴建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青少年活动场所等设施。  
  
第33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第一章  宏观经济与管理       ☆☆考点10:内需和进出口调节; 
    内需指国内市场的需求,它与出口(国外需求)构成了一国的总需求。在开放条件下,进出口状况的变化会对一国的国内供给和需求水平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总供求。调节内需与进出口的关系可以调节总供求关系。以内需为主体是大国经济的特点和优势之一。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  
  
第34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第一章  宏观经济与管理       ☆☆考点16:经济增长的源泉; 
    经济增长是生产要素积累和资源利用的改进或要素生产率增加的结果。土地是经济增长的基础条件,劳动力是经济增长最基本的要素,资本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生产要素投入的增加可以使经济总量扩张;在生产要素数量一定的条件下,提高要素生产率既可以促进经济总量增长,又可以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提高要素生产率是提高经济增长质量的主要内容,在土地(或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要素数量既定的条件下,是增加经济总量的主要途径。  
     
第35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第一章  宏观经济与管理     ☆☆☆考点20:经济增长方式; 
    经济增长方式是经济增长的途径和增长源泉、构成、机制的总称,其实质内容是生产要素的组合方式和使用方式,它从根本上决定着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经济增长方式通常划分为粗放型增长方式和集约型增长方式。粗放型增长方式也称外延型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增加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来实现经济增长。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也称内涵型增长方式,是指主要依靠提高生产要素生产率来实现经济增长。  
     
第36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第一章  宏观经济与管理     ☆☆☆考点24: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 
    在现阶段,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中心任务是优化升级,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目标是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信息产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实现工业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在本世纪头20年基本实现工业化。为此,要积极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大力振兴装备制造业,加强老工业基地改造;积极发展对经济增长有突破性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产业。  
     
第37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第一章  宏观经济与管理       ☆☆考点3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计划; 
    计划的本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计划(战略、规划)必须以市场为基础,反映市场、预测市场、引导和调控市场,而不是取代市场。虽然政府计划按照法定程序经立法机构审议批准,但计划的基本性质仍是指导性的。 
    计划的功能: 
    1.综合协调平衡;主要是协调各方面的经济利益,生产、建设、投资、消费、进出口之间的平衡关系,以及各地区经济的发展,国家重点建设的资金来源和投向等; 
    2.信息引导,主要为微观经济主体在市场竞争中自主进行生产、经营决策提供最具有权威性和整体性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政策信息; 
    3.政策指导协调,主要是规范经济主体的行为,激励、诱导其行为符合宏观调控的总体要求; 
    4.引导资源配置,主要是弥补和校正市场的短期性、波动性、盲目性,或起示范作用。  
     
第38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第二章  投资政策   ☆☆☆☆考点4:投资规模决定国民经济的总需求和总供给;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国民生产总值由消费、投资、政府开支(对物品和劳务的购买)和净出口4个部分组成,投资是国民经济总需求4大组成部分之一。在国内需求因素中,消费倾向比较稳定,国民收入波动主要来自投资的变动。投资的增加或减少会通过投资乘数效应引起国民收入的多倍增加或减少。 
    投资不仅是一种需求,而且能够转化为供给。一定时期的总供给能力主要是由投资决定的,包括过去投资形成的存量资产所发挥的作用。投资形成的固定资产和生产能力决定着一定时期国民经济的供给能力。  
     
第39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第二章  投资政策   ☆☆☆☆考点4:投资规模决定国民经济的总需求和总供给;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一国国民生产总值由消费、投资、政府开支(对物品和劳务的购买)和净出口4个部分组成,投资是国民经济总需求4大组成部分之一。在国内需求因素中,消费倾向比较稳定,国民收入波动主要来自投资的变动。投资的增加或减少会通过投资乘数效应引起国民收入的多倍增加或减少。 
    投资不仅是一种需求,而且能够转化为供给。一定时期的总供给能力主要是由投资决定的,包括过去投资形成的存量资产所发挥的作用。投资形成的固定资产和生产能力决定着一定时期国民经济的供给能力。  
     
第40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第二章  投资政策     ☆☆☆考点18:资本金的概念; 
    投资项目资本金是指在投资项目总投资中,由投资者认缴的出资额。对投资项目来说是非债务性资金,项目法人不承担这部分资金的任何利息和债务。投资者可按其出资的比例依法享有所有者权益,也可转让其出资,但不得以任何方式抽回。作为计算资本金基数的总投资是指投资项目的固定资产投资与铺底流动资金之和,以经过批准的动态概算为依据。 

第41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第二章  投资政策   ☆☆☆☆考点23:项目法人的职责; 
    项目法人责任制是针对国有单位经营性基本建设大中型项目制定的一项法规。项目法人的职责,是对项目的策划、资金筹措、建设实施、生产经营、债务偿还和资产的保值增值,实行全过程负责。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

,(2016)宏观经济政策与发展规划试题 答案与解析